我曾接待过一位男性来访者,他的故事或许能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。他与前妻离婚后娶了第三者,外人眼中是令人羡慕的老夫少妻——现任妻子不管他抽烟喝酒,在外给足他面子。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这两年过得有多累。
“这几年大环境不好,钱没怎么赚到,”他苦笑着说,“本来以为娶了个贤内助,结果却娶了个母夜叉。在家里除了感受精神虐待,就是身体虐待,生活都快看不见希望了。”提及有没有后悔离婚,或者想着复婚,他摇头叹息:“觉得自己已经没了尊严。”
我问他当初为何决定娶第三者,他的回答归纳起来只有四个字:权衡利弊。
“一开始我没想过离婚,”他回忆道,“但偶然一次出轨被前妻发现后,她暴跳如雷。无论我怎么道歉,她就是不能翻篇,时不时拿出来说,不依不饶。”
与此同时,第三者却表现得格外善解人意。在两种极端的对比下,他产生了逆反心理——离就离呗,在脑疯期结婚,让原配后悔去吧!原配也很心硬,带走孩子独自抚养,不留回头路。
如今这个男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?他称之为“三空”生活。
身体的恐惧:上位的第三者担心男人在外面乱搞,一定要“把身体掏空”,日日交公粮,再补营养滋补汤。表面上是疼爱老公,实则是极度缺乏安全感,担心还有另一个女人以同样方式上位。视频查岗成为家常便饭。
金钱的恐惧:他的金钱也被掏空了。第三者担心男人给前妻和孩子花钱,日日监控财务,连给父母发个红包都要被说一顿。他不得不藏匿小金库,总感觉与原配像是一家人,而与第三者却像是被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。
时间的恐惧:他被规定必须准时到家,稍晚就会被骂“白眼狼”。第三者抱怨他“婚前一个样,婚后一个样”,强调自己年轻,嫁给他既没孩子又没钱——好多财产都被原配分走了。再加上这几年经济不景气,收入大不如前。“别人以为我找了个大老板,结果委屈只有自己知道。”她如此埋怨。
男人的心理变化微妙而复杂。最初,他沉浸在“被理解”的愉悦中,将第三者的善解人意与原配的“不依不饶”对比,产生了一种道德上的自我辩护——不是我的错,是前妻不肯原谅。
当决定离婚再娶时,他内心有一种报复性的快感——我是一个很有魅力很受欢迎的男人,钱没了再赚,情没了再要,有啥大不了。这种情绪短暂地掩盖了内心的愧疚与不安。
然而,再婚后的心理状态却逐渐变化。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更严密的控制网,开始怀念原配给予的信任与空间。与第三者关系中那种无处不在的监控,让他意识到这并非爱情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交易与控制。
他发现自己无法在这段新关系中建立真正的亲密感。总感觉第三者是在“剥削”他,而非与原配那样“成为一家人”。
那么,这样的男人值得同情吗?
从表面看,他似乎自食其果——为了一时的新鲜感与冲动,抛弃了家庭,最终陷入自己选择的困境。但从人性角度看,他的经历揭示了婚外情再婚的某种本质:以逃避问题开始的关系,往往会陷入更深的困境。
他不是特例。许多娶了第三者的男性最终发现,新婚初期的激情退去后,之前婚姻中未能解决的问题——信任、沟通、边界,会以更复杂的形式重现,甚至加剧。
想知道他后来如何了吗?你可以私信我。
发布于:北京